top of page
Arrow Down

暴雨之下  暗流涌动

Undercurrent surges Under heavy rain

“对于暴雨,不应该只是事后报道,
        而应该让公众知道将会发生什么。”

SERVICES

2021年7月17日开始,河南持续遭遇大范围的强降雨天气,郑州、平顶山、新乡、开封、周口、焦作等部分地区出现了特大暴雨。

 

2021年7月20日16时01分,郑州第五次发布了暴雨红色预警。随后的一小时内,郑州市一小时降雨量201.9mm,突破了中国大陆小时降雨量历史极值

 

这一时期,河南全省有近800个站点出现了100毫米以上的大暴雨,多个气象观测站的日雨量已经突破了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极值。7‍月20日这一天,郑州“下”了过往一年的雨量。

 

据河南省应急管理厅公布数据,自7月16日以来,截至7月22日凌晨4时,此轮强降雨共造成全省103个县(市、区)877个乡镇300.4万人受灾,因灾死亡33人,失踪8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15.2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2.2亿元

 

雨情、汛情、灾情,在这个夏天,在我们从未想过的干燥北方,瞬间来袭。

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今年夏天牵动了所有人心情的暴雨。

暴雨(英文名称 Torrential Rain; Rainstorm; Storm)

是指降水强度很大的雨,常在积雨云中形成。中国气象上规定,每小时降雨量16毫米以上、或连续12小时降雨量30毫米以上、24小时降水量为50毫米或以上的雨称为“暴雨”。

关于暴雨一般有两种分类:

一、按降水强度分为暴雨、大暴雨、特大暴雨

二、按发生和影响范围的大小划分为:局地暴雨、区域性暴雨、特大范围暴雨

720郑州暴雨  

郑州气象局数据显示,从17日20时到20日20时,三天总降雨量为617.1mm,而郑州平均全年降雨量只有640.8mm。这意味着,这三天下了以往一年的量。

用目前郑州暴雨中最常见的“西湖计算法”来算,相当于三天从天上倾倒了300多个西湖。

洪水.jpg

令人难忘的暴雨记忆

1963年8月,24小时最大降水量达950毫米的华北638暴雨

1975年8月,24小时单日最大雨量高达1060.3毫米的河南758暴雨

1998年6月-8月,夏季汛期长达77天,带来“洪魔”的长江流域大暴雨

2012年7月,721特大暴雨让北京及其周边地区遭遇61年来最强暴雨及洪涝灾害

2013年的江西、2016年的广东碰上多年未遇的冬季暴雨

……

暴雨概述
錨點 1

1897

洪水

667

房屋倒塌

393

交通事故

327

停水停电

十年间伴随暴雨发生最频繁的次生灾害

PROJECTS

最可怕的不止暴雨,还有它带来的帮凶

中国天气网首席气象专家李小泉介绍,气象次生灾害指的是因气象因素(例如暴雨、台风)引起的其他灾害(例如地质灾害、农业灾害),由暴雨所引发的次生灾害更是不容小觑。

根据中国气象网,本文总结出洪水、泥石流、山体滑坡、内涝等13种暴雨带来的次生灾害。

近十年来,每当暴雨来临,其次生灾害也在相关新闻报道中频频出现,根据报道频次的不同,有理由推测这些次生灾害与暴雨间的强弱关系,被多次报道的次生灾害极有可能在暴雨期间高频发生,带来不小的危害,这些暴雨带来的“帮凶”应成为暴雨之下被警惕和预防的危险。

暴雨次生灾害关系图

鼠标悬停在圆圈查看各次生灾害十年间伴随暴雨发生的次数

暴雨究竟因何而生?

点击下方按钮查看暴雨成因

成因
ZIJIU

暴雨之下,人们在谈论什么

暴雨之下,人们是选择痛斥老天爷还是温暖人世间?本次河南暴雨以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主流媒体的相关报道和网友们相应的评价提供了答案:

主流媒体积极报道着暴雨的详细情况,在社会不稳定情况下用一声声“河南加油”鼓舞民心

广大网友则以更微观的视角反馈灾情,有求助就有救助,有不知所措就有安慰祝福,无数个体不断在互联网平台传递信息。

暴雨之下,我们可以这么做

暴雨之下,虽然人们面临着四溢的大水、多变的灾情、不稳定的人身安全,面对许多容易被忽略但也许致命的“暗流”,但天灾再难测也不能小觑人的力量

HELP OURSELVES

图片2.jpg

在这个“瀑布”从天而降的夏天,不论是官兵还是民众,每个人都在用自己的力量对抗这场天灾。

MEN CAN HELP EACH OTHER.

图片1_edited.jpg
TANLUN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提出,“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强化历史文化保护、塑造城市风貌,加强城镇老旧小区改造和社区建设,增强城市防洪排涝能力,建设海绵城市韧性城市。提高城市治理水平,加强特大城市治理中的风险防控。”

“韧性城市”作为《建议》中的亮点,也是目前中国抵御洪涝的新思路。“韧性城市”的基本特征主要包含两点:一是当灾害发生时,城市能够通过一定的方式抵御、吸收和化解外界对其产生的影响,可称之为抵御、适应能力;二是能够从灾害中快速恢复,保持城市功能正常运行,可称之为恢复能力。简单讲,就是城市通过适应来更好地应对各类灾害风险。

AMERICA

暴雨灾害是美国最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美国国土面积的7%受到暴雨灾害威胁,影响人口占总人口的10%以上。每年有960万个家庭和3900亿美元的财产会受到暴雨灾害威胁。

美国致力开发多种暴雨管理技术:开发先进生物渗透系统,经过结构和景观处理的低洼地用于促进暴雨径流的吸收和渗透;开发渗透排水沟,渗透排水沟是一种扁平的,覆盖有植被的排水沟,用于排放或暂时储存雨水,通过渗透作用,这种渗透性的排水沟也可以将部分雨水排入地下,并过滤掉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开发植物过滤带。利用植被降低雨水径流的速度,截留雨水中的固体物质,并通过土壤吸收部分径流雨水,减少暴雨径流量。

人类与暴雨的抗争,依然在路上。

“马上到郑州了。路上还有是7月大暴雨的痕迹。陇海线还在加固,巩义好多房子没有屋顶。​  ”

——2021年10月3日@Enduvasattpaengren

数据来源&参考文献

  1. 中国气象局http://www.cma.gov.cn/

  2. ​温室数据共享平台http://data.sheshiyuanyi.com/

  3. 中国气象爱好者-微博

  4. 部分主流媒体新闻报道-微博

  5. ​微博评论

  6. 丁一汇.中国暴雨理论的发展历程与重要进展[A].暴雨灾害. 2019,38(05):395-406

  7. 韧性城市:让百姓生活更安全更舒心-人民政协网

  8. 张庆阳.国外暴雨灾害防御及中国取向建议[P].世界环境. 2019,(04):78-81.

  9. 我国暴雨及其灾害-中国气象网

文中视频均来自哔哩哔哩

今年的洪涝为什么这么猛@陆玖探索

【生存指南】两分钟教你暴雨被困要如何自救!建议收藏!@在下小狐兔

文中图片部分来自网络

A b o u t  U s

团队成员:王诗月、马世拓、余雪柔、陈奥威、李鹏坤

指导老师:王然

QUANQIU

不仅是中国,世界许多国家都受到不同程度的暴雨侵害,也都在积极探索着应对方案

bottom of page